如何理解辐射生物效应
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后,其能量传递给肌体的分子、细胞、组织和器官,由此所造成的形态和功能的后果,称为辐射生物效应。
在表述辐射生物效应时通常使用以下四个术语:①变化:照射后出现的形态和功能改变,它们可能对肌体有害,也可能无害;②损伤:表示某种程度的有害变化,例如对细胞,但对受照个体未必都是有害的;③损害:指临床上可观察到的有害效应,表现于受照个体(躯体效应)或其后代(遗传效应);④危害:由辐射源引起的受照人群及其后代产生的总的健康损害。包括归因于致死性癌症的概率,非致死性癌症的加权概率,严重遗传效应的加权概率及寿命损失的时间等。
为了说明辐射生物效应发生、发展的规律,以便更有效地进行辐射防护,需要对辐射生物效应进行分类。辐射生物效应的分类如下:按作用对象可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;按效应出现的时间可分为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;按其作用机理和剂量—效应关系特点可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。
辐射引起的生物效应受许多种因素的影响,主要有两个方面:一是与辐射有关的因素,如辐射种类、照射剂量、剂量率、照射时间、照射部位、照射面积和照射方式等;二是与肌体有关的因素,如生物种类、个体差异、不同组织器官和细胞及分子水平的辐射敏感性等。
免责声明: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,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欢迎转载,注明出处。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